氢成绿动新型电力中心总经理赵文涛重磅亮相氯碱产业大会,氢内燃机方案备受追捧

4月23日,【氢内燃机发电机组】的“零碳+ 增效”双路径解决方案重磅亮相“氯碱产业发展大会”;氢成绿动“新型电力系统”总经理赵文涛受邀与氯碱行业领导、企业家、专家进行专题互动、讨论、介绍,现场气氛热烈。会议共聚集工业副产氢企业上百家,代表们对氢成绿动新能源(武汉)有限公司独具商业闭环整体解决方案表示充分认可。

现场互动频繁:

     本次大会,氢成绿动已与多家氯碱企业达成意向合作,计划未来3年部署不少于100台氢内燃机发电机组,预计年减排50万吨 CO₂,创造经济效益超2亿元。公司同步发布“氯碱氢能生态伙伴计划”,为氯碱企业提供技术-投资-运营全链条服务,共享政策红利。

【未来已来】从“废气”到“绿能”产业革命

     氢成绿动以通过突破性氢能动力系统的研发与智能制造,为全球工业与交通运输领域提供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为使命,正通过技术创新重塑氯碱行业能源格局。诚邀氯碱企业、能源服务商、投资机构携手,共绘氢能产业新蓝图,让每一方副产氢成为绿色增长引擎!

【行业痛点】数十亿级氢能浪费亟待破局

副产氢利用率不足:当前全国氯碱企业每年副产氢气超 120 亿立方米,但由于产业链不健全、技术、资金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限制,副产氢气的利用率较低,年放空氢气超20亿立方米,部分企业放空率达30%。相当于浪费120万吨标煤能源,同时带来 500 万吨/年 CO₂排放。

碳关税倒逼转型:欧盟碳关税(CBAM)2026年全面实施,氯碱企业出口产品每吨需额外支付800元碳税,传统高碳生产模式难以为继。

成本压力激增:内蒙古某氯碱企业测算,煤炭价格上涨36%导致吨碱成本增加420元,叠加物流、环保等非生产性成本,出口利润已被压缩18%。

氢成绿动氢能微电网中心总经理赵文涛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氯碱副产氢不是废气,而是“气态黄金”!我们氢内燃机发电机组通过超稀薄燃烧 + 动态燃烧控制 + 余热梯级利用,可将氯碱企业的副产氢直接转化为低成本电力和热力,同步实现减碳、降本、增效三大目标。”

【技术破局】氢内燃机重构氯碱能源生态

氢成绿动的氢内燃机发电机组以“技术- 场景- 政策”三位一体模式,为氯碱行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1. 多燃料自适应系统:

90%-99%杂质氢直接发电;

典型案例:湖北某氯碱化工园区应用后,年消纳50 万标方废弃氢气,转化为800 万千瓦时清洁电力,满足7000 户家庭用电需求,同步实现20 万㎡建筑供暖。

2. 能效跃升工程:

45%热效创行业新高,单方氢多产0.8度电;

年减排1362吨CO₂(≈7.4万棵树固碳量);

较光伏+储能方案投资回收期缩短40%;

3. 智慧能源中枢:

冷热电联供系统实现90%综合能效;

集装箱模块48小时快速部署,适配95%工业场景;

【政策红利】氢内燃机发电产业驶入“快车道”国家战略加持:

《氢能产业规划》明确将氢内燃机列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技术,支持“即产即用”模式消纳工业副产氢。 新发布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T/SEESA025-2025)于4月15日实施,为氯碱企业提供碳排放量化规范,助力碳资产收益挖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通知》中明确探索在工业园区内将工业副产氢就近用于发电/热电联供等。 

氢成绿动已率先布局:

     氢成绿动率先使用一系列的全球先进技术,掌握氢内燃机核心技术等,打造出了新一代零碳动力产品,提前布局未来氢能产业。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将使我们的产品拥有对比市场同类产品更出色的能源经济性以及控制精准度。

【合作共赢】开启氯碱行业氢能生态新篇章

#氯碱行业 #氢能革命 #零碳未来

【公司简介】

氢成绿动新能源(武汉)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氢内燃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氢氨融合燃料大功率内燃机及发电机组的研发及生产制造,致力于打造基于低、零碳燃料的制储用一体化集成应用的先进内燃动力系统。

【核心优势】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大功率氢内燃机

>低碳创新:实现氢能发电系统全链路碳减排

>产业协同:覆盖氢内燃机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测试验证全链条服务